<var id="hufir"></var>
  • <video id="hufir"></video>

  • <u id="hufir"><small id="hufir"></small></u>


    兩會視線丨住川全國政協委員熱議:在成渝地區布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打造一個更高水平的“第四極”



    川觀新聞記者 陳婷

    2022年,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萬余家,同比增長逾四成;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6萬億元、同比增長11.8%。

    創新引領發展。在科技創新促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四川能不能更快、更高、更強?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這個話題引起住川全國政協委員高度關注,多位委員提交聯名提案,呼吁“在成渝地區布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建議:西南地區應設國家科學中心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需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支撐?!?strong>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成都市委會主委楊建德認為,科技創新中心側重于構建科技創新生態系統,更加強調科學技術的應用和成功轉化;科學中心則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支撐,強調通過匯聚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型研發機構等多種戰略科技力量,吸引高層次科研人才集體攻關,努力形成基礎科學和原創能力的重大突破。

    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大灣區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皬膰野l展戰略上看,現有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本上布局在我國中部和東南沿海地區,這是不平衡的。成渝地區不能沒有國家科學中心。”在全國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勇看來,成渝地區位于祖國的大西南,這里自新中國成立起就被賦予了獨特的戰略地位。如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被納入國家戰略布局,被定位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因此需要有科學中心與之相匹配。

    “科學中心就是一個優質平臺,可以為西南地區尤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集聚一大批高層次創新人才,進而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源動力。中國要全面實現現代化,不能缺少西部的參與;中國西部的現代化,不能缺少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助力?!痹逻M一步分析說。

    分析:建設國家科學中心,成渝地區“底子好”

    在委員們看來,四川具備科技創新的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擁有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好底子”。

    有關資料顯示,2022年西部第一個國家實驗室在四川掛牌設立。截至2022年底,四川已擁有10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90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有兩院院士64人(次)、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約380萬名,高新技術企業1.4萬余戶,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

    “為了發展電子工業,早在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就在四川布局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和企業。如今,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業在這里聚集,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創新基礎與產業發展基礎。同時,重慶的基礎也不弱并且很有特色?!痹抡f。

    基礎還在進一步夯實壯大。

    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核聚變領域首席專家段旭如告訴川觀新聞記者,相比其他地方,四川是我國核工業的重要基地,國家戰略核力量及核能研發設計主要力量集中地,具有核裂變、核聚變于一體的核能創新優勢?!澳壳?,西物院、中物院、西南交大都在天府新區興隆湖畔布局建設聚變研究設施。通過結合聚變研究與成都科技創新區位的雙重優勢,在成渝地區建設引領國際的聚變原創技術策源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聚變能源大科學研發測試平臺,創建國際聚變創新研究中心,引領聚變技術發展趨勢,對于成渝地區合力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具有重大意義?!?/p>

    支招:明確目標,來一場“雙向奔赴”的約會

    如果在成渝地區布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需要國家提供哪些支持?四川又應該怎么做?

    委員們建議,由國家層面出臺政策文件,支持布局建設成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更大力度支持四川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優勢,提升區域創新能級,進一步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產業創新中心等國家高能級創新平臺的規劃布局和資金保障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委員們同時指出,在成渝地區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該是一場“雙向奔赴”的約會,國家有意愿,川渝也當有行動。

    “目前,成渝科技創新協同合作的多項工作已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需要更多的高能級創新平臺和大科學裝置集聚到成渝地區這片創新沃土?!倍涡袢缃ㄗh,成渝兩地可以發揮各自科技資源優勢,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集聚全球知名的高精尖人才等創新要素,形成科技創新合力,帶動成渝經濟圈產業鏈、供應鏈升級提能和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創新的源頭,科學中心建設最終轉化為產業發展成效,絕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所以,地方政府一定要積極看待并真正下力氣支持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從長遠的角度來給予支持和配套?!痹陆ㄗh。

    “我相信,只要在成渝地區布局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川渝齊心努力,就能打造出一個更高水平的‘第四極’?!睏罱ǖ抡f。

    編輯:王丹

    色姑娘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