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株!通川這里的人們種下甜蜜致富夢
一片柑橘林能給一個村子帶來怎樣的發展?在位于通川區安云鄉三層村,這里的鄉村因柑橘而綠,這里的產業因柑橘而興,這里的村民因柑橘而富...眼下,播種正當時,在這陽光明媚的春日里,安云鄉三層村的村民跟當地黨員干部一起,在這個春天種下一抹新綠,期待收獲來年豐收的甜蜜夢想。今天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到植樹現場感受通川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體驗鄉村振興、富民增收、產業興旺道路上的滿滿收獲。 走進通川區安云鄉三層村的柑橘產業園,山頭上遍布“紅色”身影。來自安云鄉鄉鎮的全體機關干部職工跟當地群眾一起,沐浴著明媚的春光,來到預先選好的植樹點位上開展植樹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大家分工協作、熱情高漲、干勁十足,鏟土挖坑、扶苗擺正、填土踩實、打水澆樹,每一道工序都做得有條不紊、認真嚴謹,每個環節都銜接有序、配合默契。經過兩個小時的通力合作,一株株樹苗挺立在陽光普照的土地上,綻放新綠,讓原本荒蕪的土地頓顯蓬勃生機。 “這次植樹活動的開展很有意義,我們也在大家的帶動組織下紛紛參與進來種植果樹,我自己也常年在果園工作,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創收,也期待來年能有個好收成?!闭劶斑@次活動,三層村五組村民張傅菊開心地對記者說道。 據了解,整個柑橘產業園占地五百余畝,依托耙耙柑、丑橘等特色產業優勢和獨特山水田園資源,找準農旅融合的切口,大力發展觀光采摘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產業興旺、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新圖景。本次義務植樹活動共種植兩千余株春見(俗名:耙耙柑)幼苗,當地五十余名干部群眾參與。 “整個產業園為村集體所有,實行村集體經濟—管理業主—村民共贏模式,把‘努力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理念融入到實踐中,我們依托產業園,每年能為集體經濟創收近三萬余元,直接帶動周邊近百名村民群眾就業增收。”安云鄉三層村黨總支書記廖從云表示。
編輯:王丹